在哔哩哔哩(B站)平台中,用户标签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体现和管理:
1. 个人主页标签
- 用户在个人简介中可自定义添加兴趣标签(如“二次元”“科技”“游戏”“VLOG”等),这些标签会显示在主页的“个人资料”区域。
- 部分标签与B站官方分类绑定,例如“UP主认证”“大会员”等身份标识。
2. 兴趣标签系统
- 新用户注册或老用户编辑资料时,B站会推送兴趣选择页面,涵盖动画、音乐、知识、数码等垂直领域,算法会根据这些标签推荐内容。
- 用户可在“设置-兴趣偏好”中手动调整,影响首页推荐的个性化内容。
3. 动态与互动标签
- 用户发布的动态、评论或弹幕可能被关联到特定话题(如#原神#、#考研#),形成临时性行为标签。
- 高互动行为(如频繁观看某类视频)会生成隐形标签,用于后台画像。
4. 官方活动标签
- 参与B站活动(如“哔哩哔哩跨年晚会”“创作激励计划”)可能获得活动专属标签,显示在个人主页或评论区。
5. 认证与成就标签
- 职业认证(如“知名UP主”“签约主播”)或等级成就(如“LV6大佬”“硬核会员”)会以图标或文字形式标注。
扩展知识:
B站的标签体系结合了用户主动选择和算法被动标记,既公开可见(如主页标签)也包含后台数据(如兴趣偏好)。这些标签直接关联平台推荐机制,例如某用户常看“数码测评”,其首页“科技区”权重会显著提升。此外,标签还用于广告投放和社群分层的精准运营。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