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广告分类体系基于广告形式、投放目标、展示场景及行业属性等多个维度构建,以下是具体分类方式及相关扩展信息:
一、按广告形式分类
1. 信息流广告
- 原生信息流:融入用户浏览流的图文/视频广告,标记“广告”标识,支持点赞评论互动。
- 大屏信息流:全屏展示的视频广告,通常出现在推荐页,用户上滑时触发,沉浸感强。
2. 开屏广告
- 应用启动时全屏展示的静态图或短视频(3-5秒),支持跳转链接,品牌曝光效果显著。
3. 搜索广告
- 用户搜索关键词时触发的广告,按竞价排名展示,适合精准获客。
4. 贴片广告
- 短视频播放前/后的插播广告,通常为5-15秒,支持可跳过或不可跳过形式。
5. 内容合作广告
- 与快手达人合作的植入式广告,例如定制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强调原生内容融合。
二、按投放目标分类
1. 品牌曝光类
- 以提升品牌认知为目标,适合开屏、信息流等强曝光资源。
2. 效果转化类
- 以下载、表单提交、商品销售等转化为目标,通常搭配OCPC(目标转化出价)投放。
3. 直播推广类
- 引流至直播间,通过投放提升直播间人气或商品销售,支持预热和实时投放。
三、按展示场景分类
1. 发现页广告
- 用户浏览“发现”页时触发的信息流或视频广告。
2. 同城页广告
- 基于地理位置的本地服务推广,如餐饮、教育机构等。
3. 创作者作品页广告
- 在KOL视频播放页下方或评论区植入的广告位。
四、按行业属性分类
1. 电商类
- 推广商品或店铺,常与快手小店绑定,支持直接跳转购买。
2. 游戏类
- 以游戏下载或试玩为目标的广告,多用试玩互动形式。
3. 网服类
- 包括金融、教育、旅游等线上服务,强调表单留资或APP下载。
4. 本地生活类
- 线下商家促销、活动推广,如同城团购、到店服务等。
五、其他细分类型
挑战赛广告:品牌发起话题挑战,激励用户创作内容,形成病毒传播。
AR互动广告:利用滤镜或特效增强用户参与感,常见于美妆、快消行业。
私域流量广告:通过企业号矩阵或粉丝头条工具,定向触达商家自有粉丝。
快手的广告系统还会结合算法推荐,根据用户兴趣、行为数据进行精准匹配。同时,平台提供“磁力引擎”作为商业化中台,支持跨场景流量整合与数据追踪,优化投放效率。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