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方狙击某位主播的具体案例,中国大陆的互联网监管机构(如国家网信办、广电总局等)在执法过程中通常会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对违规主播采取限流、封禁等措施。以下是被公开通报或引发社会讨论的部分典型案例:
1. 卢本伟(五五开)
2018年因在直播中教唆粉丝辱骂他人并传播负面内容,被央视点名批评,最终遭全网封禁。该案例涉及《网络安全法》中“不得利用网络煽动民族仇恨”等条款,凸显了平台对主播言行的连带责任。
2. 天佑(李天佑)
2018年因歌曲《溜冰神曲》涉毒品暗示被勒令全网封杀,成为首批被定性为“违规网络主播”的案例。此事件推动了直播行业对“低俗内容”的专项清理。
3. 陈一发儿
因历史直播视频中出现调侃南京大屠杀的不当言论,2018年被封禁。监管部门援引《英雄烈士保护法》,要求平台建立历史敏感内容回溯机制。
4. 铁山靠
2021年因方言粗话引发争议被抖音封禁,平台称其内容“不符合社区规范”。此类案例体现了“去低俗化”整治中方言脏话的界定难题。
5. 风小逸(“吃个桃桃”事件)
2021年因刻意营造矫揉造作人设被平台封禁,反映监管部门对“畸形审美”的干预,相关判定标准常参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健康主播生态”条款。
扩展知识:
技术手段:平台常使用AI语音识别(如ASR)和图像识别系统实时监测违规内容,上海、北京等地的网信办会定期抽查算法审核日志。
法律衔接:2023年《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对违规主播采取“同一主体多平台联动处置”,封禁信息可能共享至信用中国数据库。
行业影响:头部主播被封禁往往导致MCN机构面临违约金风险,如炫石互娱等公司曾因此修订艺人培训条款,增加合规性考核模块。
以上案例均体现中国大陆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内容安全优先”的原则,但具体封禁决策流程属于内部行政执法范畴,监管部门通常不公开个案核查细节。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