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常用的网页文件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静态网页的基础格式,用于定义网页结构和内容,通常以`.html`或`.htm`为扩展名。现代开发中常结合CSS和JavaScript实现动态效果,HTML5是其最新版本,支持多媒体和响应式设计。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的原始数据通常是HTML文档。
2. XHTML(可扩展超文本标记语言)
基于XML的严格版HTML,语法更严谨,文件扩展名同样为`.html`或`.htm`。要求标签闭合、属性加引号,适合需要高兼容性的场景,但现在逐渐被HTML5取代。
3. 动态网页脚本文件
- PHP:扩展名为`.php`,通过服务器解析生成HTML,广泛用于WordPress等CMS。
- ASP/ASPX:微软技术,扩展名为`.asp`或`.aspx`,依赖IIS服务器。
- JSP:Java服务页面,扩展名为`.jsp`,运行在Tomcat等Servlet容器中。
- Python(Django/Flask):通常使用`.py`后端处理逻辑,模板文件可能是`.html`或专用格式(如Django的`.djt`)。
4. 静态资源文件
- CSS:扩展名`.css`,控制页面样式,与HTML分离实现结构-样式的解耦。
- JavaScript:扩展名`.js`,实现交互逻辑,现代框架(如React/Vue)可能使用`.jsx`或`.vue`单文件组件。
- 图像文件:`.jpg`、`.png`、`.webp`(现代高效格式)、`.svg`(矢量图)。
5. 模板文件
如`.twig`(Twig引擎)、`.ejs`(嵌入式JavaScript模板),用于分离代码与展示层。
6. 其他相关格式
- Markdown(.md):用于简化内容编写,经转换生成HTML。
- JSON/XML:`.json`或`.xml`格式的API接口数据,通过AJAX动态加载。
- WebAssembly(.wasm):高性能二进制格式,用于浏览器端运行编译语言(如C/Rust)。
浏览器最终渲染的DOM树由这些文件共同构建,而CDN通常会优化静态资源的传输(如通过`.br`压缩或`.mjs`模块化JS)。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