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镀金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增强样品的导电性和改善图像质量。以下是具体用途:
1. 提高导电性:很多样品,特别是生物样品和一些非金属材料,本身导电性较差。在SEM操作中,样品需要是导电的,否则电子束会在样品表面累积电荷,导致图像失真。这种现象称为“充电效应”。通过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层(通常是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厚),可以显著提高样品表面的导电性,减少充电效应。
2. 改善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金层可以增强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效率,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这对于观察细节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需要高分辨率成像的情况下。
3. 保护样品:对于在真空环境中容易发生变形或损坏的样品,镀金层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维持样品的结构完整性。
4. 减少电子束损伤:对于某些敏感样品,镀金层可以帮助减少电子束对样品造成的损伤或变化。
5. 均匀放电:金属层的均匀性有助于电子均匀放电,从而降低噪音,提高成像的整体质量。
因此,真空镀金在SEM制样过程中是一个常见且有效的技术步骤,可以显著提升成像效果和样品稳定性。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