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加速域名设置的核心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1. 域名准备与备案
- 确保域名已完成ICP备案(中国大陆节点必须),并解析至源站IP。若使用海外CDN节点,部分服务商可能无需备案,但需符合当地法规。
2. 接入CDN服务商
- 在CDN控制台添加加速域名,填写域名信息(如`static.example.com`),选择加速区域(全球、中国大陆、境外等)。部分服务商支持分区域差异化配置。
3. 配置源站信息
- 选择源站类型:
- 源站IP:直接填写服务器IP,适合固定IP的源站。
- 源站域名:填写如`origin.example.com`,适用于多IP轮询或负载均衡场景。
- 对象存储:若源站为阿里云OSS、AWS S3等,需配置存储桶域名及授权信息。
4. CNAME解析设置
- CDN会提供CNAME地址(如`example.com.cdn.dnsv1.com`),需在域名DNS服务商处添加CNAME记录,将加速域名指向该地址。生效时间通常为10分钟至2小时,取决于TTL设置。
5. 缓存策略优化
- 静态资源:设置较长缓存时间(如JS/CSS/a789e1e261518a5a71a9ab182636a5f8存30天),通过URL带版本号或哈希避免缓存问题。
- 动态内容:设置`Cache-Control: no-cache`或短缓存(如1分钟),通过边缘计算或动态加速技术优化。
6. HTTPS安全加速
- 上传证书或使用免费证书(如Let's Encrypt),开启HTTP/2、QUIC协议提升性能。推荐启用强制跳转HTTPS,避免内容劫持。
7. 高级功能配置
- 智能压缩:启用Brotli或Gzip压缩文本文件(HTML/JSON),减少传输体积。
- 跨域头设置:添加`Access-Control-Allow-Origin`解决前端跨域问题。
- 防盗链:通过Referer白名单或签名鉴权(如URL带Token)防止资源盗用。
8. 性能监控与日志
- 开启实时监控观察带宽、命中率、状态码,配置日志下载分析异常请求。结合WAF防御CC攻击或恶意爬虫。
9. 回源策略与多级缓存
- 对高负载场景,可设置回源跟随302、分片回源,或通过私有协议(如阿里云DCDN)提升回源效率。
10. 边缘脚本(Edge Functions)
- 使用Cloudflare Workers、阿里云EdgeRoutine等,在CDN边缘节点运行JavaScript逻辑,实现AB测试、请求改写等动态功能。
扩展知识:
纯动态内容加速:可通过全站加速(DSA)结合路由优化算法(如ANYCAST)降低延迟,适合API或实时交互场景。
域名分片:浏览器对同一域名并发限制为6-8个,可将资源拆分到多个子域(如`static1.example.com`、`static2.example.com`)提升并发加载速度。
预热与刷新:大文件发布前调用预热接口提前缓存至边缘节点;内容更新后及时提交URL刷新,避免用户访问旧版本。
常见问题:
若CNAME未生效,检查DNS解析是否冲突,或尝试`dig +trace example.com`追踪解析链路。
HTTPS混合内容问题需确保页面内所有资源均为HTTPS,否则浏览器会拦截。
通过以上设置,CDN可将静态资源加载速度提升50%以上,显著降低源站压力。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