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域名备案查询API主要用于查询域名是否已完成工信部ICP备案。这类API通常由第三方服务商或部分云服务提供商提供,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和使用建议:
1. 官方备案系统入口: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https://beian.miit.gov.cn)提供公开查询功能,但未直接开放API接口。第三方API通常通过爬取该网站数据或自有数据库实现。
2. 第三方API服务商示例:
- 阿里云备案查询API:集成在阿里云SDK中,需通过AccessKey调用。
- 腾讯云备案接口:提供域名备案状态、主体信息等查询功能。
- 其他服务商如Huoche.net、APISpace等也提供商业化备案查询API。
3. API典型功能:
- 域名备案号查询
- 主办单位名称验证
- 备案类型(企业/个人)识别
- 备案时间及有效期检查
4. 技术实现要点:
- 需处理反爬机制(如验证码、请求频率限制)
- 返回数据通常为JSON格式,包含status、message、data等字段
- 部分API支持批量查询(一次提交多个域名)
5. 法律注意事项:
- 商业用途需获得授权,避免违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 敏感数据需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 查询结果不可作为法律仲裁依据,最终以工信部系统为准
扩展知识:
备案号格式规则:省级简称+ICP备+8位数字(如"京ICP备12345678号")
境外域名无需备案,但指向中国服务器需完成接入备案
2022年起,部分APP商店要求提供备案号作为上架条件
典型调用示例(伪代码):
python
response = requests.get(
"https://api.example.com/icp?domain=example.com&key=YOUR_API_KEY"
)
data = response.json()
if data["status"] == 200:
print(f"备案主体:{data['companyName']}")
选择API时需评估数据更新频率(通常是T+1)、接口稳定性以及是否包含黑名单检测等扩展功能。部分安全类API还会关联域名是否有违法记录、是否被墙等附加信息。目前市场报价从免费(限频次)到每年数万元不等,企业用户建议选择具有等保资质的服务商。
需要注意,未经备案的域名在中国境内无法正常解析,但API查询本身无法加速备案流程,新备案仍需通过接入商线下提交材料,审核周期约20个工作日。教育、医疗等特殊行业还需提交前置审批文件。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