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领域,“非法组队”通常指玩家通过非游戏设计的方式串通合作,破坏游戏公平性。关于其法律风险,需结合具体情形分析:
1. 违反游戏规则与用户协议
游戏运营商通常会在用户协议中禁止作弊、恶意串通等行为。若主播与玩家私下组队破坏公平性(如《绝地求生》中不同队伍结盟),可能被认定为违约。运营商有权根据协议封禁账号、收回虚拟财产,甚至提起诉讼索赔。
2. 构成不正当竞争的风险
若主播通过非法组队牟利(如刷分提升排名吸引打赏),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例如,利用虚假战绩误导观众打赏,可能被认定为欺诈性商业行为。
3. 侵犯其他玩家权益的民事责任
受影响的玩家可依据《民法典》主张权益。若非法组队导致其他玩家虚拟财产损失(如排名下降、奖励减少),涉事主播或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 刑事犯罪的极端情形
- 诈骗罪:如主播组织非法组队并以代练、刷分为名收取费用,可能构成诈骗。
-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若使用外挂等技术手段实现组队,可能触犯《刑法》第286条。
5. 直播平台的连带责任
平台若明知主播违规而未制止,可能被监管部门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处罚。2023年某平台就因未处理作弊直播被网信办约谈。
扩展知识:
电竞比赛中非法组队可能面临赛事主办方的终身禁赛;
部分国家(如韩国)将游戏作弊纳入刑法,最高可判监禁;
虚拟财产价值认定尚存争议,但司法实践中已有判例支持玩家索赔。
法律后果取决于行为性质、损害程度及证据完整性,建议遵守游戏规则,避免法律风险。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