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区作为衢州市的核心城区,在网络营销领域通过结合本地特色与数字化手段,成功打造了多个典型案例,同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衢州有礼”城市IP的线上推广
柯城区依托衢州“南孔圣地”的文化底蕴,将“衢州有礼”品牌与网络营销深度结合。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布短视频,围绕“儒学文化”“三头一掌”(兔头、鸭头、鱼头、鸭掌)等特色内容进行创意传播,例如“衢州美食挑战赛”话题播放量超5000万次,带动本地餐饮商家线上订单增长40%以上。政府联合自媒体团队打造方言短剧《衢州侬》,以幽默形式输出本土文化,单条视频最高点赞量达10万+。
2. 农特产电商化:以“柯城椪柑”为例
针对柯城椪柑滞销问题,区政府联合阿里数字乡村事业部,通过淘宝直播、拼多多“产地直供”等渠道开展精准营销。2022年“双十一”期间,开展“区长带货”直播活动,单场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指导农户优化包装规格(推出家庭装、礼品装),物流成本降低15%。后续搭建“柯城农品”小程序,实现会员制复购,年销售额增长60%。
3. 文旅产业的内容营销策略
围绕余东农民画、九华立春祭等非遗资源,柯城区推出“云游柯城”VR体验项目,联合携程、马蜂窝发布“非遗主题游”线路。小红书KOL通过“春日晒秋”“农民画DIY”等打卡活动引流,2023年相关笔记曝光量超200万次,带动九华乡民宿入住率提升35%。同时,利用高德地图标注“文化地标导航”,优化游客动线。
4. 政务新媒体矩阵的构建
“柯城发布”微信公众号运用“政务+服务”模式,推出“政策秒懂”动画解读(如惠企补贴申报流程),阅读完成率达80%。在抗疫期间通过“社群裂变”快速传递信息,48小时内覆盖辖区90%居民。抖音号“柯城融媒”以“街采”“突发事件追踪”等内容积累粉丝20万+,成为本地舆情响应关键渠道。
5. 产业带直播基地的赋能作用
在万田乡建成浙江省首个“乡村振兴直播综合体”,引入MCN机构培训500余名本地主播,涵盖服装、建材等产业。2023年“柯城制造”线上采购节中,通过1688平台达成订单1.2亿元,其中无缝针织衫类目销量跻身全网前三。基地还开发了“虚拟数字人”代播系统,降低中小商户直播门槛。
延伸思考:柯城模式的启示
文化赋能: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可传播的符号资产,需注重年轻化表达(如B站国风联动);
数据驱动:智能选品(椪柑)案例显示,消费数据分析能显著提升供应链效率;
生态协同:政府主导搭建基础设施(5G覆盖率达98%),企业、农户、服务商三方收益共享。
未来需进一步探索私域流量运营(如企业微信社群)、跨境电商(东南亚市场)等方向,巩固数字化竞争优势。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