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覆盖广泛且具有鲜明的社会分层特征:
1. 下沉市场用户
快手早期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策略积累了大量三四线城市及乡镇用户,这类人群占比约60%。他们更偏好接地气的内容,如乡土生活、手工制作、本地新闻等,消费能力中等但社交粘性极强。平台算法通过同城页和熟人社交链强化这类用户的留存。
2. Z世代年轻群体
24岁以下用户占比超50%,这类用户热衷于二次创作、潮流挑战赛、萌宠等内容。快手通过“黑科技”特效工具和短剧板块吸引他们,例如“一键漫画脸”功能日均使用量超2000万次。
3. 中小商家与个体创业者
快手的电商闭环(快手小店+辛选联盟)吸引了大量中小商户,尤其是服装、农产品、白牌美妆类商家。2023年Q3财报显示,快手的电商GMV同比增长37%,其中县域商家贡献占比达45%。
4. 中老年银发群体
45岁以上用户占比约18%,活跃在广场舞教学、养生保健、戏曲等内容板块。这类用户日均使用时长高达78分钟,远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其打赏行为具有明显的“情感付费”特征。
5. 内容供给侧结构
平台认证的创作者中,50%来自服务业(如修车、理发师)、30%为县域手工业者(木工、编织等),职业属性鲜明。这类UGC内容创造了独特的“老铁经济”模式,用户与创作者形成强信任关系。
延伸观察:快手的用户分层与其“普惠流量分发”机制密切相关,通过基尼系数调控避免头部垄断,使长尾内容能获得曝光。此外,东北、华北地区用户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平台(约占35%),反映地域文化对内容生态的塑造作用。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后快手通过引入奥运版权、垂类MCN机构等措施,正在一二线城市拓展高学历用户,但核心基本盘仍保持显著下沉特征。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