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的网页设计制度,主要遵循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细化与执行。其核心并非指存在一个名为“辽宁网页设计制度”的独立法规,而是指在辽宁省内进行政府网站及各类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网页设计、开发与管理时,必须严格遵守的一套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地方性政策要求。
一、 核心遵循的国家标准与规范
辽宁省的网页设计,尤其是政府网站,严格遵从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全国统一标准。这些标准确保了网站的可用性、可访问性、安全性和规范性。
标准类别 | 标准名称及编号 | 核心要求简述 |
---|---|---|
总体规范 | 《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国办发〔2017〕47号) | 对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内容功能、创新发展、安全防护等提出全面要求,是政府网站设计的纲领性文件。 |
无障碍设计 | 《信息技术 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GB/T 37668-2019) | 要求网站设计应便于残疾人士(如视障、听障)访问和使用,包括提供文本替代、键盘操作支持等。 |
域名规范 | 《政府网站域名规范》 | 规定了政府网站域名的结构、申请、注销和管理流程,确保域名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
安全要求 | 网络安全法、等级保护2.0制度 | 强制要求网站运营者履行安全保护义务,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毁损。 |
二、 辽宁省的地方性政策与实施重点
在国家标准的框架下,辽宁省通过省级政务管理机构的文件和具体实践,对网页设计提出了更具体的地方性执行要求。
政策文件/行动 | 发布机构 | 主要内容与影响 |
---|---|---|
“数字辽宁”战略 | 辽宁省政府 | 推动全省政务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强调政府网站作为数字政府门户的统一性、集成性和服务性,要求设计上注重用户体验和办事效率。 |
全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 | 辽宁省政务办公厅 | 要求各市、县政府部门网站向省级统一平台迁移和整合。这意味着网页设计必须遵循省级平台制定的统一组件库、设计规范和样式标准,保证全省政府网站风格统一、数据互通。 |
政务新媒体管理规范 | 辽宁省政务办公厅 | 对政府网站及其关联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页面设计、内容发布、互动回应等提出一致性要求,确保跨平台的服务体验。 |
三、 网页设计的具体制度性要求(实践层面)
综合以上规范,在辽宁省进行特定网页设计(尤其是政务类)时,需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1. 视觉标识与品牌统一性:必须使用标准的国徽、政府标志,并在头部醒目位置标注网站主办单位名称。整体配色、字体、版式需与省级政府门户网站风格保持协调。
2. 响应式设计与兼容性:页面必须采用响应式设计,能够自动适配不同尺寸的屏幕(PC、平板、手机),确保在主流浏览器上显示正常、功能可用。
3. 信息公开与内容规范:设立规范的信息公开栏目,如机构职能、政策文件、新闻动态、办事服务、互动交流等。内容发布需有严格的审核流程。
4. 办事服务功能集成:网页需与“辽事通”APP及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深度集成,提供清晰的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在线申报、进度查询等入口。
5. 无障碍访问功能:网站应提供无障碍浏览工具条,支持语音朗读、字体放大、高对比度模式、辅助键盘操作等功能,符合GB/T 37668-2019的要求。
6. 安全管理与隐私保护:全面启用HTTPS加密协议,对用户提交的信息进行加密传输。发布隐私政策声明,明确告知用户数据收集和使用范围。
四、 扩展:与企业网站设计规范的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制度主要约束的是政府及公共事业部门的网站。对于辽宁省内的企业网站,虽无如此强制性的统一设计制度,但仍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网页内容真实、合法,不进行虚假宣传,并同样重视用户隐私保护(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企业网站的设计更侧重于市场品牌表达和用户体验优化,自由度相对更高。
总结来说,辽宁特定网页设计制度的本质是一套以国家标准为基石、以本省集约化平台规范为执行细则的综合性要求体系,其核心目标是打造规范、统一、安全、高效、普惠的线上政务服务平台。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