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婚俗是江南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水乡特色与礼仪规范,流程细致且寓意深远。以下是苏州传统婚俗的核心环节及扩展知识:
1. 说媒(提亲)
男方请媒人携带“四色礼”(如茶叶、糕点、蜜枣、莲子)至女方家提亲,礼品种类需双数以示吉利。女方若有意,会回赠“回鱼礼”(通常为两条活鱼),象征“鱼水和谐”。
2. 合八字(批庚帖)
双方交换生辰八字后,请算命先生“合婚”。若八字相合,则进入“定帖”环节,即正式订立婚约。旧时庚帖需用红纸书写,装入龙凤帖匣,体现对“天地合”的重视。
3. 行聘(过大礼)
男方送聘礼至女方家,必备“三金一银”(金镯、金戒指、金项链、银元宝),以及“苏式四喜”(丝绸被面、绣花鞋、喜饼、桂花糖)。女方回礼中必有“子孙桶”(内置红枣、花生等),寓意早生贵子。
4. 暖房酒(婚前宴)
婚礼前夜,男方设宴招待亲友,新娘需准备“闺阁绣品”展示女红技艺,如刺绣荷包或枕套。宴席必有“暖房八碗”,主打红烧蹄膀、油爆虾等本地菜肴。
5. 迎亲
新郎乘船或花轿至女方家(水乡地区尤重船轿并用),需过“拦门关”,即对诗、塞红包。新娘离家时脚踏“步步糕”(云片糕),并由兄长背出门,忌回头,象征不带走娘家财运。
6. 拜堂与洞房
新人拜天地后,需“撒帐”,即向婚床抛洒五谷、铜钱。洞房内点燃“花烛”至天明,中途不熄灭。新人饮合卺酒时用红线缠杯,称“牵线酒”。
7. 回门(三朝回门)
婚后第三天,新人带“回头礼”(整猪腿、黄酒)回女方家,岳父母设“回门宴”。苏州部分地区保留“谢媒”习俗,需赠媒人“十八只蹄髈”以示感谢。
延伸知识:
苏州婚服受明代影响,新娘多穿“凤冠霞帔”,新郎着“状元袍”,体现“才子佳人”文化。
旧时“茶礼”贯穿全程,如“定茶”“谢亲茶”,茶具必为釉里红或青花瓷,象征纯洁。
水乡婚礼常雇“丝竹班”演奏《紫竹调》《喜洋洋》等曲目,乐器以琵琶、三弦为主。
当代苏州婚俗虽简化,但仍保留“吃团圆”“安床”等核心环节,部分家庭会融合西式婚纱与中式礼仪,体现文化兼容性。近年更兴起“园林婚礼”,在拙政园、留园等古典园林中复原传统仪式,成为文旅新亮点。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