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钣金件的工艺要求涉及材料选择、加工精度、表面处理及结构设计等多个方面,需严格遵循行业标准以确保可靠性。以下为关键要点:
1. 材料选择
材质类型:常用冷轧钢板(如SPCC)、镀锌板(SECC)、铝合金(6061/5052)或不锈钢(304/430),需根据散热、强度及成本综合考量。
厚度公差:一般控制在±0.1mm内,高精度部件需达±0.05mm,避免因厚度不均导致装配问题。
防锈处理:镀锌板或喷涂前需进行磷化、钝化处理,长期使用的部件建议采用不锈钢或阳极氧化铝合金。
2. 加工工艺
冲压与折弯:
- 折弯半径需大于材料厚度的1倍(如1.5mm板厚,R≥1.5mm),避免裂痕。
- 精密冲孔直径需≥板厚(如0.8mm板厚,最小孔径0.8mm),边缘毛刺高度≤0.05mm。
激光切割:碳钢切割缝宽约0.1-0.3mm,不锈钢需采用氮气保护切割以防氧化。
焊接工艺:点焊间距≤50mm,弧焊需填丝避免虚焊,铝合金建议使用TIG焊。
3. 结构设计规范
EMI屏蔽:缝隙宽度需≤1mm,必要时增加导电泡棉或金属弹簧片。
散热开孔:通风孔面积占比≥30%,孔径5-10mm,需倒角去毛刺。
加强筋布置:间距≤150mm,高度为板厚的3-5倍(如1mm板厚,筋高3-5mm)。
4. 表面处理
喷涂:环氧树脂粉末喷涂厚度60-80μm,附着力需通过百格测试(0级为合格)。
阳极氧化:铝合金氧化膜厚10-25μm,硬度≥300HV。
丝印与镭雕:字符线宽≥0.15mm,耐酒精擦拭测试≥50次。
5. 检验标准
尺寸检测:关键孔位用三次元测量,公差±0.1mm;平面度≤0.3mm/m²。
盐雾测试:镀锌件96小时无红锈,喷涂件500小时无起泡。
振动测试:5-500Hz随机振动3轴各30分钟,无结构松动。
扩展知识:钣金件的疲劳寿命与折弯角度误差直接相关,每超过公差0.5°,循环次数可能降低10%。高负载部件建议采用有限元分析(FEA)优化应力分布。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