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信服务器的代理服务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正向代理
客户端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外部资源,常用于企业内网或机构统一管理上网行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正向代理通常具备流量过滤、缓存加速功能,适合需要合规审计的场景。典型协议包括HTTP(S)/SOCKS5,企业版本可能集成DPI深度包检测技术。
2. 反向代理
部署在服务器端,例如Nginx/HAProxy等组件。电信机房常将反向代理用于:
- 负载均衡:通过DNS轮询或Anycast技术分配流量
- 安全防护:集成WAF防火墙过滤CC攻击
- SSL终结:降低后端服务器加解密负担
腾讯云/阿里云的CLB(Cloud Load Balancer)即为此类商业化方案。
3. 透明代理
运营商级代理,用户无感知介入。典型应用场景:
- 带宽优化:压缩图片/视频流量(如电信的"网络加速服务")
- 内容缓存:建立边缘CDN节点缓存热门资源
- 合规拦截:依据GFW规则进行TCP RESET注入
4. 隧道代理
通过PPP/L2TP等协议构建虚拟通道,常见于:
- 企业分支机构的MPLS专线互联
- 移动办公的SSLVPN接入
电信的CN2网络提供QoS保障的高优先级隧道代理服务。
技术延伸:
电信级代理通常部署在省级骨干网出口,采用华为ME60系列等专业代理网关设备。
流量调度依赖BGP协议与路由策略,如AS4134(中国电信骨干网)与其他AS的Peer策略。
近年来随SDN/NFV技术演进,出现了vCPE形态的云化代理服务。
合规提示: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境内代理服务器需保留6个月访问日志,并配合公安机关数据调取。商用代理服务需持有IDC/ISP牌照,跨境代理需另行申请VPN专项资质。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