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作为中国主流的社交电商平台,其内容审核机制严格遵循《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广告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平台针对违规内容设定了明确的违禁词列表,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分类名称 | 违规类型 | 典型示例 | 备注 |
---|---|---|---|
广告类 | 营销话术/诱导点击 | 最新款/最优惠/限时抢购/秒杀 | 需符合《广告法》相关要求,禁止使用绝对化用语 |
敏感类 | 违规信息/不良引导 | 暴力/色情/赌博/自残/极端主义 | 涉及《网络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禁止内容 |
低俗类 | 不良信息/不当内容 | 露骨词汇/性暗示/恶意挑逗/擦边球文案 | 参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15条 |
政治类 | 违法信息/不当言论 | 敏感政治人物/颠覆国家政权/不实舆论 | 需符合《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
侵权类 | 知识产权违规 | 商标名称/专利技术/虚构品牌名称 | 涉及《知识产权法》相关条款 |
其他类 | 平台特定规则 | 诱导刷单/虚假宣传/医疗美容违规用语 | 需结合小红书社区公约具体条款 |
小红书官方未完全公开违禁词数据库,但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最新信息:
1. 点击右上角「我」-「设置」-「违规举报」查看官方提供违规词示例
2. 参考「小红书内容审核规范」PDF文档(可在小红书创作者服务中心下载)
3. 通过平台「文案自查工具」进行实时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违禁词的判定具有场景依赖性:
例如「最」字在广告类文案中属于绝对化用语违规,但在普通分享场景可能合规;
「保健品」类词汇需区分是否涉及医疗功效宣称。
平台近期更新强化了对以下领域的监管:
医疗健康领域:禁止出现「治疗」「治愈」「根除」等医疗效果暗示用语
金融投资领域:严格限制「稳赚」「保本」等承诺收益的词语
商品价格领域:对「原价」「折扣」等词语设置严格使用规范
创作者需注意:
违禁词判定标准可能随政策调整动态变化,建议定期查看平台公告和创作者指南;
在发布内容前使用官方提供的「内容健康度检测」工具进行预审;
对于平台未明确列举的边缘词汇,需结合《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7条进行自我审查。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