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关键方向,结合了数字化趋势与文旅产业特性:
1. 全域社交媒体矩阵建设
景区以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为核心平台,采取差异化内容运营:抖音侧重短时高频的古城风貌短视频(如四方街晨雾、纳西古乐表演);微信生态通过公众号深度文章(如《茶马古道文化考》)配合小程序实现门票预订;小红书则突出"打卡攻略"(如隐藏版拍摄机位、特色民宿体验),形成UGC内容闭环。2023年数据表明,短视频渠道贡献了景区45%的游客引流。
2. 智慧旅游系统赋能
引入LBS地理围栏技术,在OTA平台(携程、飞猪)推送个性化推荐:3公里范围内用户收到实时人流预警与景点导览;接入"一机游云南"省级平台实现跨景区联票销售,2022年联动销售占比提升28%。VR实景导览技术覆盖70%核心街区,有效延长用户线上停留时间至6.8分钟/次。
3. 文化IP产业化开发
将非遗元素转化为数字资产:东巴文字表情包下载量超200万次;"木府风云"IP开发系列手游,玩家可通过AR技术在线下景点解锁剧情。与腾讯合作的"数字古城"项目已完成270栋历史建筑的三维建模,为元宇宙营销奠定基础。
4. 大数据精准投放
通过DMP平台分析用户画像:长三角地区偏好文化深度游,投放"非遗工作坊"内容;珠三角用户关注休闲度假,侧重民宿与美食推荐。2021-2023年营销费用ROI提升1.7倍,获客成本降低32%。
5. 危机舆情管理体系
建立三级舆情监控系统:通过海纳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全网450+渠道,针对旅游投诉(如商业过度开发争议)实现2小时响应机制。2023年负面舆情处理时效较行业平均水平快64%。
6. Z世代定向营销
开发"古城寻宝"互动游戏,游客扫码参与可获得限定数字藏品;与B站合作举办"国风音乐节",直播观看量破千万。数据显示90后游客占比从2019年29%升至2023年47%。
补充行业洞察:文旅部《智慧旅游场景应用指南》指出,2025年景区数字化营销渗透率需达80%以上。丽江古城通过搭建私域流量池(企业微信沉淀12万高净值用户),已初步完成从流量运营到用户资产管理的转型。未来需注意商业化与文化保护的平衡,避免同质化营销对古城IP的消耗。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