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根据《互联网域名管理办法》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的要求,所有使用境内服务器的网站都必须进行ICP备案。以下是关于二级域名备案的核心要点:
1. 域名备案层级关系
- 主域名(如example.com)必须已完成ICP备案,其下的二级域名(如sub.example.com)才能使用。若主域名未备案,二级域名无法单独备案。
- 二级域名通常无需单独提交备案,但需确保网站内容符合主域名备案时的服务范围。若涉及经营性服务(如电商),需额外申请ICP许可证。
2. 合规注册渠道
- 注册域名需通过工信部认证的服务商(如阿里云、腾讯云)。免费的二级域名(如某些平台提供的\*.tk、\*.gq等)因注册商资质问题,通常无法通过中国备案审核。
3. 备案材料要求
- 需提供主体证件(企业为营业执照,个人为身份证)、域名证书、服务器租赁协议及《网站备案信息真实性核验单》。个人备案时,二级域名不得涉及商业用途。
4. 备案流程细节
- 通过服务器提供商提交备案申请,工信部审核周期约20个工作日。部分省份要求现场核验或邮寄幕布照片。备案成功后需在网站底部标注备案号并链接至工信部官网。
5. 特殊情况处理
- 若使用CDN或云服务,需确保所有节点服务器均已接入备案系统。教育机构(.edu.cn)或政府单位(.gov.cn)的二级域名备案需额外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授权函。
6. 违规风险提示
- 未备案的二级域名被接入商监测到后将强制阻断解析。备案信息不实可能导致主体被列入黑名单,影响后续所有域名业务。
扩展知识:部分国际顶级域名(如.com/net)虽允许个人注册,但备案时需额外提交《域名权益证明》。2023年起,多地通信管理局加强了对"跳转域名"的监管,即备案域名实际指向未备案IP的行为将被处罚。对于测试用途的二级域名,建议使用`.test`等保留后缀规避备案要求。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