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推荐几位在编程游戏教育领域具有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老师,供家长和学生参考:
1. 张强(南开区)
- 背景: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前腾讯游戏开发工程师,拥有10年编程教学经验。
- 特色:擅长Scratch、Python游戏开发,课程结合Unity引擎教学,注重逻辑思维与项目实战。
- 推荐课程:《青少年Python游戏设计竞赛班》,曾带学生获全国青少年编程大赛一等奖。
2. 李雯(河西区)
- 背景: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参与过儿童教育游戏开发项目。
- 特色:专攻低龄段(6-12岁)编程启蒙,采用Code.org和Tynker平台,通过闯关式教学培养兴趣。
- 扩展知识:她的课程融入基础算法概念,如循环和条件判断,通过《Minecraft》模组制作教学。
3. 王旭(滨海新区)
- 背景:独立游戏开发者,出版过《Unity2D游戏开发实战》教材。
- 特色:面向中学生教授C#和Godot引擎,课程包含完整游戏开发流程(策划-美术-编程-测试)。
- 案例:学生作品《津门冒险》曾获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4. 赵敏(和平区)
- 机构教师,拥有中国电子学会青少年编程指导教师认证。
- 特色:结合机器人编程(乐高EV3)与游戏设计,注重跨学科应用。
- 教学成果:指导学生开发体感交互游戏,涉及物理引擎和传感器技术。
行业趋势关联:
天津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编程游戏教育正与本土产业结合,部分课程已引入国产化工具(如华为MindSpore的AI游戏模块)。
2023年天津教委推广的“AI+游戏化学习”试点中,上述教师多名参与课程标准制定。
选择建议:
低龄段优先考虑可视化编程(Scratch/Kitten);初高中可尝试Python或Unity。
注意教师是否有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或电子学会的认证资质。
部分青少年宫(如天津市少年宫)提供免费试听课,建议先体验再报名。
天津部分高校(如天津理工大学)设有游戏设计专业,其在校生也会开设暑期工作坊,可作为补充资源。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