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统中,扫描通常指代多种操作,包括网络扫描、端口扫描、漏洞扫描或硬件设备扫描等。设置方法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以下将分门别类地介绍几种常见的扫描设置方式,并提供专业准确的配置指南。
一、网络与端口扫描
网络扫描是Linux管理员最常见的任务之一,主要用于发现网络中的主机和服务。Nmap(Network Mapper)是业界最权威、功能最强大的开源网络扫描工具。
1. 安装Nmap
在基于Debian/Ubuntu的系统上,使用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nmap
在基于RHEL/CentOS的系统上,使用命令:sudo yum install nmap
或 sudo dnf install nmap
2. 常用扫描命令示例
扫描类型 | 命令 | 说明 |
---|---|---|
TCP SYN扫描 | nmap -sS target_ip | 半开扫描,速度快且隐蔽,需root权限。 |
TCP Connect扫描 | nmap -sT target_ip | 完成完整TCP三次握手,无需root权限。 |
UDP扫描 | nmap -sU target_ip | 扫描UDP端口,速度较慢。 |
操作系统探测 | nmap -O target_ip | 尝试识别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 |
全面扫描 | nmap -A target_ip | 启用操作系统探测、版本检测、脚本扫描和路由追踪。 |
扫描多个目标 | nmap 192.168.1.1-100 | 扫描一个IP范围。 |
3. 高级用法与脚本引擎
Nmap的强大之处在于其NSE(Nmap Scripting Engine)脚本引擎。用户可以使用内置脚本或自定义脚本进行漏洞检测、漏洞利用等更深入的扫描。
例如,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常见漏洞扫描:nmap --script vuln target_ip
所有脚本位于 /usr/share/nmap/scripts/
目录下,可以通过 nmap --script-updatedb
更新脚本数据库。
二、漏洞扫描
对于专业的安全评估,仅使用Nmap可能不够全面。通常会部署专业的漏洞扫描器,如 OpenVAS 或 Nessus。
OpenVAS设置流程
1. 安装:在Debian/Ubuntu上,可通过APT仓库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openvas
2. 初始化设置:运行 sudo openvas-setup
。该脚本会自动下载网络漏洞测试(NVT) feed并构建数据库,过程耗时较长。
3. 启动服务:设置完成后,使用 sudo openvas-start
启动所有相关服务。
4. 访问Web界面:通过浏览器访问 https://localhost:9392
,使用设置过程中生成的管理员凭证登录。
5. 创建扫描任务:在Web界面中,依次配置目标(Targets)、扫描配置(Scan Configs),最后创建任务(Tasks)并启动扫描。
三、硬件扫描(SCSI/SATA设备)
在Linux中,扫描新添加的SCSI、SATA或SAS硬盘设备而不重启系统是一项重要操作。
1. 扫描SCSI主机总线
首先使用 lsscsi
命令查看当前的SCSI设备列表。扫描所有SCSI主机总线上的新设备,命令为: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X/scan
其中 hostX
需要替换为具体的主机编号(如host0、host1)。可以使用以下脚本遍历所有主机:
for host in /sys/class/scsi_host/host*/scan; do echo "- - -" > $host; done
2. 重新扫描单个SCSI设备
如果知道设备的Channel、ID和LUN,可以定向扫描:
echo "1 2 3" > /sys/class/scsi_host/hostX/scan
四、恶意软件与 rootkit 扫描
系统安全扫描还包括使用工具检测潜在的恶意软件和 rootkit。
1. 使用ClamAV扫描病毒
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clamav clamav-daemon
更新病毒库:sudo freshclam
扫描目录:clamscan -r /home
2. 使用Rkhunter和Chkrootkit扫描Rootkit
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rkhunter chkrootkit
运行扫描:sudo rkhunter --checkall
和 sudo chkrootkit
总结
Linux系统中的扫描设置涵盖网络、安全、硬件等多个层面。关键在于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
- 网络探测与端口扫描:首选Nmap。
- 专业漏洞评估:部署OpenVAS等集成化解决方案。
- 硬件设备识别:通过向 /sys
文件系统写入参数来触发内核重扫。
- 系统安全防护:定期使用ClamAV、Rkhunter进行扫描。
操作时请务必确保您拥有目标的合法扫描授权,未经授权的扫描可能违反法律或组织政策。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