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主机和海外主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备案要求
国内主机必须进行ICP备案,未备案的域名无法解析和访问。海外主机(如香港、美国、日本等地)通常无需备案,适合快速部署业务。
2. 网络延迟与带宽
国内主机面向中国大陆用户访问速度快,延迟低,但国际带宽有限。海外主机尤其是欧美节点国际带宽充足,但国内用户访问可能出现延迟或波动。
3. 内容审查与合规性
国内主机受境内法律监管,禁止未审批的敏感内容(如新闻、社交通信类服务)。海外主机内容限制较少,但可能需遵守当地法律(如欧盟GDPR)。
4. 线路优化
国内主机通常提供BGP多线接入,保障南北互通。海外主机需区分优化线路(如CN2 GIA)或普通线路,优化线路对国内访问更友好。
5. 价格成本
国内主机带宽成本较高,尤其高防服务价格昂贵。海外主机(如东南亚、美国)带宽成本较低,但可能产生额外流量费用。
6. 抗攻击能力
海外主机普遍默认提供基础DDoS防护,部分机房防御能力更强(如OVH)。国内高防主机需单独购买,且攻击流量过大可能被强制封停。
7. 数据主权与隐私
国内数据受《网络安全法》约束,需存储境内。海外主机可能面临数据跨境风险,如美国主机需配合FBI数据调取。
8. 服务商技术支持
国内主机商通常提供中文客服和工单系统,响应及时。海外主机可能有时差问题,部分仅提供英文支持。
9. 支付方式与合同
国内主机支持支付宝、微信等本土支付,合同受中国法律管辖。海外主机多用信用卡/PayPal,需注意自动续费条款和汇率波动。
10. 特殊场景适配
外贸网站、邮件服务器等面向国际的业务更适合海外主机,可避免国内出口带宽瓶颈。
扩展知识:选择时需权衡业务定位——若用户集中于中国大陆,优先考虑备案+国内BGP线路;若用户全球化或涉及敏感内容,海外主机+CDN加速是更优解。混合架构(国内静态资源+海外动态API)也逐渐成为跨境企业的折中方案。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