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术,涉及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实现与优化。以下是详细解析与延伸知识:
1. 电气控制技术核心内容
继电器-接触器系统
- 基于电磁继电器、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等元件实现逻辑控制,适用于简单、稳定的场合(如电机启停、正反转控制)。
- 典型电路包括自锁、互锁、顺序控制等,需考虑元件触点寿命与机械可靠性。
控制电路设计原则
- 安全性:必须包含急停、过载保护(如热继电器)、短路保护(熔断器或断路器)。
- 可维护性:模块化设计,标注清晰线号与端子图。
常见问题
- 机械触点易磨损,需定期维护;复杂逻辑修改需重新接线,灵活性差。
2. 可编程控制技术(PLC)核心内容
PLC组成与原理
- 硬件:CPU、I/O模块(数字量/模拟量)、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如Profibus、以太网)。
- 软件:梯形图(LAD)、指令表(IL)、结构化文本(ST)等编程语言,符合IEC 61131-3标准。
PLC优势
- 灵活性:程序可在线修改,无需硬件改动。
- 扩展性:通过模块化I/O支持分布式控制。
- 可靠性:无机械触点损耗,抗干扰能力强(如光电隔离)。
编程要点
- 梯形图逻辑:模拟继电器电路,但需避免双线圈输出等常见错误。
- 功能块应用:如PID调节、高速计数器(HSC)、脉冲输出(PTO)等。
3. 现代扩展技术
工业通信协议
- PROFINET、Modbus-TCP等实现PLC与变频器、HMI、SCADA系统的数据交互。
边缘计算集成
- PLC与边缘网关结合,实现数据预处理(如滤波、报警)后再上传至云平台。
安全PLC
- 符合ISO 13849标准,通过冗余设计与故障检测实现 SIL3 安全等级。
4. 典型应用案例
流水线控制:PLC协调传送带、分拣机械臂,结合光电传感器实现物料追踪。
恒压供水系统:PLC通过PID算法调节变频器输出,动态控制水泵转速。
5. 未来趋势
IT/OT融合:PLC与MES/ERP系统直接对接,支持数字孪生与预测性维护。
开放式PLC:基于Codesys平台,支持跨厂商硬件兼容。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选择需权衡成本、复杂度与升级需求,二者在工业4.0时代将长期共存互补。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